发布时间:2023-04-05 10:51:31 | 一起网
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22详细,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2022详细
1.第一志愿很关键
许多考生及家长情结很重,一心想进。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抛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
2.了解大学的真实情况
全面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
3.寻找适合自己的大学
要考虑两点: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
关于“位次”概念的具体表现为: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综合后的综合排序;
2.高考分数的考生“位次”为第一;
3.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6.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为主。
7.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
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技巧一:专业和学校,权衡选择好
不管专业还和学校,都很重要。专业决定你的未来就业方向,而学校的所处位置,资源量和学校的名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就业层次和发展空间,而这却是同学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经常容易忽视的。一般来说这时候我们还是建议选择专业实力强,选择范围广的高校,但是这并不代表高校名气不重要,特别是在未来就业和现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学校名气尤为重要。
技巧二:鸡头和凤尾,取舍有进退
所谓当鸡头还是当凤尾就是说到底是选一个很牛的大学在其中垫底,还是选择一个实力相对较弱的大学,在其中做到出类拔萃。有时候退一步当鸡头,你就可以享受到学校内部最为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且和你竞争的对手实力也不算强,竞争压力小,反而让自己更有机会获得成功,鸡头和凤尾,懂取舍才能进退。
技巧三:何为好专业,深入多了解
对专业了解得越多越深入,越能够帮助到各位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高考志愿。刚毕业学生的薪资水平一帮不会太高,这些都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才会逐渐增长的,因此我们在填报专业时就需要仔细考量该专业至少未来10年的发展走向,如果该专业在未来能有可期的上升空间,自然你未来的发展空间就会变得很大,而一些夕阳产业我们则需要尽量避免。
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一、志愿设置新变化
1、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由以学校为志愿单位变为以“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
2、其中,普通类考生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专业(类)+学校”志愿,艺术、体育类考生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专业(类)+学校”志愿。
3、实行顺序志愿的批次,仍延用现行的以学校为单位的投档方式。
二、优先从专业角度报志愿
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与以往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更好维护考生利益。在考生的选考科目与招生专业(类)相符前提下,考生直接填报到学校的具体专业,取消了专业调剂,从而避免被调剂到不喜欢专业的遗憾,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能够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三是能够强化相关领域人才培养。
填报专科志愿的时候,要注意免与本科优势专业的冲突。在分数许可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趋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专科填报志愿需要注意些什么,以供大家参考!
专科志愿填报技巧
1.选择高质量院校:尽量选择公办学校或是办学比较悠久的老牌专科学校,这样的学校是国家成立办学的,师资力量一般实力要强一些。
2.选择特色院校:比如铁路、护理、机电、能源、建筑等行业特色院校,在相应行业就业时,会比较有优势。
3.重视地域环境:尽量选择大城市。大城市和小城市相比,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以后就业待遇也会更好。
专科志愿填报的原则
专科的志愿选择,更突出“实用性”和“差异性”,要避免与本科优势专业的冲突。专科志愿填报比本科简单很多,一般而言,即使考生分数比较低,如果没有太高的要求,基本都会被专科院校录取。所以,在分数许可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趋势。
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要根据考生本身的意愿,是选择“坚守喜欢的专业,否则宁可复读”,还是“先在院校学习,然后寻找机会专升本”,这个问题考生要慎重考虑。
中国专科学校排名(参考)
排名 院校名称 地区 类型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综合类
2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理工类
3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综合类
4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理工类
5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 理工类
7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综合类
8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综合类
9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理工类
10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理工类
1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农林类
12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 财经类
13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理工类
14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理工类
15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综合类
16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 理工类
17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 理工类
18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理工类
19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 综合类
20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综合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