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9 23:29:42 | 一起网
本文目录一览:
云南工商学院学费为21800元。
但是这个是只是学费就是21800元,学校还包括有体检费100元,教材费是700元,住宿费为每学期4200元(为高级公寓),还有预存水费是一年为150元。乱七八糟的算下来一个学期也就26800元,这个费用还只是最基础的费用。还没有加上你一学期的吃饭费用,和生活费啥的。相对来说是有点小贵的。
但是学校有关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帮助,就是已经为2022年新生提供了1000多个勤工助学的岗位,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保障。
理科203分、文科213分。根据查询云南工商学院官网显示,2022年云南工商学院在云南省(普通类专科批)单招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203分、文科213分,单招,即为单独招生,就是高职高专层次学校的自主招生。
云南工商学院简介
为满足学院逐年增扩的招生规模,建设资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充实、提升学院各专业教师岗位的人才队伍结构,经学院研究决定,拟于2017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引进专职教师30名、高层次人才5名。
2022云南工商学院各专业收费标准为:护理学专业每学年25800元;助产学专业每学年25800元;会计学专业每学年22800元。
注:2022年云南工商学院各专业学费里面不包含寝室的住宿费用,如果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感觉云南工商学院各个专业的学费收费标准比较贵,还可以选择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分期还款,国家财政还贴息,也算是国家对大学生的政策福利。
专科:文史、理工类专业:8000元/年;艺术类、工程类专业:10000—11000元/年。
学院 下设6个二级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开设有50多个本、专科专业,以工学(建筑工程、计算机工程、机械工程等)和商学(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等)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
本科类目: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工商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资产评估,经济学,国际商务,土木工程,工程造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
专科类目:财务管理,会计,工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学前教育,护理,社区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
因为云南工商学院属于民办高校,所以学费相对公办学校较贵,而18000就只是1年的学费,除了学费外,还需要额外支付住宿费,生活费和一些考证费用等。
假设住最便宜的八人间,学杂费加起来就是两万一左右一年,但是如果住的是公寓,那么每年的学杂费加起来就是两万三左右,再加上生活费和一些考证的费用,一年差不多就要三万多。
通常来说,公办大学由于有国家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一般学费不是很贵,通常普通类专业4000-6000元每年,艺术类专业8000-10000元每年,不过公办大学也有中外合作等部分超过10000元/年甚至更高的高收费专业;民办大学由于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都较贵,通常在普通类专业10000-18000元每年,也有超过20000元一年甚至更高的,艺术类专业那就更贵了。
而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分期还款,国家财政还贴息,也算是国家对大学生的政策福利,在报考前最好先向学校咨询是否支持助学贷款以及办理贷款相关流程等事项。
以下是云南工商学院的奖、贷、助学措施:
被我院计划内录取的考生可按规定办理额度为1000元—8000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除国家划拨的专项资助资金外,学院还设立了专项助学奖励基金,形成了学院配合国家有关政策,以奖、助、贷、勤、免、扶为主体的学生奖励资助体系。主要奖助项目有:
1.自强奖11600元/人/年;
2.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
3.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一起网
4.云南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人/年;
5.云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4000元/人/年;
6.国家助学金:一等3500元/人/年、二等2500元/人/年;
学校的环境不能代表一个学校的好坏,但学校也不能有太大的差距,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去研究学校的办学以及教学,所以学校还是要多方面进行整合,当学生生源提升上来,你能够获得的盈利也会更好的推动学校的发展。学生也不要只在乎学校的环境,学校的环境只是直观的感受,能够把学校的资源利用起来提升自己才是最牛的。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前身为“西云书院” 。1877年(清朝光绪三年)10月15日,云南提督杨玉科调任,将其在大理的爵府、田产及其它产业捐赠地方办学,由迤西道承办“五府” (大理、楚雄、永昌[今保山]、丽江、顺宁[今临沧]),“三厅” (蒙化[今巍山]、景东、永胜)所共有的公立书院,从此放学不缀。1902年始办新学,1911年定为“省立第二中学” ,1932年由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立大理中学” ,素以“滇西最高学府” 著称。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大理的五所中等学校(省中、国师、女中、县中、中正中学)合并,成立“大理人民中学” 。1953年命名为“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 ,校名沿用至今。早在1951年,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就被定为云南省的重点中学。被省教委评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 ;2000年4月,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二等)完成中学” 。2000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
从1911年正式“省立第一中学” 至今,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已培养了三万多名高、初中学生。民主革命时期名垂青史的校友有: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张伯简、王复生,东北、蒙古地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苍洱英杰 ” 施介,中共地下组织首任省委书记王德三,抗日民族英雄、“白子将军” 周保中,著名爱国将领、军事家杨杰等。
在文教科技界贡献卓越的校友数不胜数,如:教育家张海秋、寸树生,史学家马曜、刘尧汉,国际生态学家从尿中冯耀宗,哲学家杨贵昌、文学家张文勋,医学专家李树楠、刘尧汉、吴天祜,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景等。云南著名俗文学家李家瑞、音乐家林之音等,曾在校执教。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学生,工作在各条战线,不少人已成为中坚力量。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坐落大理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校园幽静,古色古香,花木葱茏,景色宜人。校园内有州、市两级重点保护的古建筑--西云书院旧址,还有“种松碑” 、“西云书院碑” 、“御碑” 等著名碑刻;以及珍稀古树、国际标准模式植物罗汉松,均得到妥善保护。
在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的建设发展中,得到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关怀,自1983年以来,为改造和建设校园,三级政府已投入近1500万元。1999年,市政府请香港中国营造公司为学校制定了高标准的校园建设规划,经市政府审核批准后,已开始逐步实施。第一期工程西云书院旧址(中天井)已修复和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杨公祠” (作图书馆用)、科学馆的修复与新建已启动。市政府已把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校园改造建设列入大理市“十五规划” ,计划投资3000多万元与予以完成。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中,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将建成既体现大理“文献名的” 民族特色,又适应现代化教育需要的花园式窗口学校。
在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 方针指引下,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今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在全市率先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曾在高三年级引入职教因素,与有关单位合作,办过旅游班、计算机与文秘班、花卉园艺班、高师预备班和英语特色班。
结合生物教学,创办“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培养花卉、马铃薯种苗,供应社会,为大理地区农村结构调整服务。在扩大开放方面,接待过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官员、国际植物学学会考察组、澳大利亚为威斯理学院师生代表,还以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教育学院附中结为友好学校,多次进行师生交流互访。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教育手段不断更新。继建成两个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后,1998年建成校园调频电台;为实现校园信息化,大幅度增加硬件投资,加强软件建设,优化潜件配置,充分利用一百几十台电脑开展各年级计算机教学和用于各办公室办公。今年又投资50多万元,建成千兆校园网,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通过NET专线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
人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获得自我的价值,很多的知识积累是你找到好工作的前提,没有任何技能的学生找工作只会处处碰壁,最后也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所以学生要好好的去实现自己的学业,为了自己的将来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