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7 03:43:11 | 一起网
太原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光荣办学传统的多科性大学,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952年,太原科技大学的前身山西省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正式创建,近代中国杰出的机械工程专家,时任太原重型机器厂总工程师的支秉渊先生担任首任校长。1953年,学校划归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1955年,长春汽校、汉口技术锻冲专业师生整建制并入。1960年,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成为新中国设立的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1965年,大连工学院、沈阳机电学院起重输送机械专业师生整建制并入。1981年,学校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83年成为全国第二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8年,学校改为教育部与山西省共建共管,以山西省管理为主。2004年学校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同年,山西省化学工业学校并入。200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太原科技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装备制造主流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哲学、教育和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博士、硕士、学士多层次教育合理衔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主校区、南校区和晋城校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应用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环境与安全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成人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等16个二级学院,独立学院1所(华科学院);设有58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13个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培养资格。各类学生300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11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10人,博士生导师34名,硕士生导师39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2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山西省青年科研专家15人。1人入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围山西省“333人才工程”,山西省海外人才“百人计划”高级人才14人。学校还聘请了近百名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结合国际标准、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朴实厚重的品质,良好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和全国同类院校前茅,部分特色优势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多次荣获全国和山西省大专院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育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创新区等一大批优势教学资源有力保障了人才培养水平的稳步提高。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搭建学科平台,优化学科结构,强化学科特色。设有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建设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山西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8个省重点(建设和扶持)学科以及7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学校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科研工作坚持“立足优势,结合需求,注重应用,强化转化”的原则,围绕重大技术装备设计、制造的关键技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科研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近年来,积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参与了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载人航天、核电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科技攻关任务,先后4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和数十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00余项,多次获得省部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学校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00年学校与中国二重集团、太重集团、柳工集团、徐工集团等全国5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经贸管理部门共同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学产学研董事会”,大大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技术发展的能力,成果项目转化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先后与中信重工、三一重工、洛阳轴承等一大批大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由学校与太原重工合作研制的大型空间七杆机构滚切剪机、十五辊组合式矫直机等成果广泛应用于宝钢、首钢、太钢等上百家钢铁企业,形成系列化、成套化技术优势,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学校控股高新技术公司“科大重工”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公司。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路线,先后与美国奥本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北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班尼迪克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丰桥创造大学、马来西亚威本科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术访问、学生交流和科研合作等合作项目。学校还与日本丰桥言语交流会等国外社会团体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校现总占地面积7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7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48万余册。
面向未来,全体科大人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术,开放办学”理念,坚持“质量建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方针,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为实现特色鲜明和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正努力奋斗。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高考填报志愿时,太原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将从太原理工大学基本简介、全国排名、一流学科、学科评估、一流专业、网友评价等6方面为大家介绍太原理工大学到底怎么样,供大家参考。
1、太原理工大学基本简介太原理工大学(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UT),简称“太原理工”,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市,位列国家“211工程”、“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理工科优势明显,是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之一、“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入选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学校有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一起网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历经山西大学校工科、山西大学工学院,1953年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高教部。1962年归属山西省。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始建于1958年直属煤炭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
2、太原理工大学全国排名【校友会版】
年度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省内排名 |
2020 | 太原理工大学 | 78 | 1 |
2019 | 太原理工大学 | 100 | 2 |
2018 | 太原理工大学 | 104 | 2 |
2017 | 太原理工大学 | 114 | 2 |
2016 | 太原理工大学 | 101 | 2 |
2015 | 太原理工大学 | 105 | 2 |
2014 | 太原理工大学 | 85 | 2 |
2013 | 太原理工大学 | 88 | 2 |
【最好大学版】
年份 |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2020 | 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2019 | 108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2018 | 128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2017 | 139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2016 | 108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序号 | 双一流学科名单 |
1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简称化工,是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以及其他过程工业(如石油炼制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印染工业等)生产过程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来解决过程及装置的开发、设计、操作及优化问题的工程技术学科。
它主要研究大规模改变物料中的化学组成及其机械和物理性质。简单地定义化学工程的本质,它是以数学及少量的物理观念为基础应用于化学工业上,来替生产各式化学品或是物料的工厂提供一个最节省成本的反应流程设计方式。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科学计算已经成为当代化工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三种主要手段。
4、太原理工大学学科评估太原理工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第四轮)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太原理工大学 | 机械工程 | B+ |
2 | 太原理工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B+ |
3 | 太原理工大学 | 矿业工程 | B |
4 | 太原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5 | 太原理工大学 | 电气工程 | B- |
6 | 太原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7 | 太原理工大学 | 土木工程 | B- |
8 | 太原理工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B- |
9 | 太原理工大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B- |
10 | 太原理工大学 | 力学 | C+ |
11 | 太原理工大学 | 光学工程 | C+ |
12 | 太原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C+ |
13 | 太原理工大学 | 水利工程 | C+ |
14 | 太原理工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C |
15 | 太原理工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16 | 太原理工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C- |
17 | 太原理工大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C- |
18 | 太原理工大学 | 软件工程 | C- |
2019-2020年度太原理工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国家级+省级)
序号 | 学院 | 专业名称 | 建设类型 |
国家级 | |||
1 | 矿业工程学院 | 釆矿工程 | 2019年立项 |
2 | 测绘工程 | 2020年立项 | |
3 | 资源勘杳工程 | 2020年立项 | |
4 | 矿物加工工程 | 2020年立项 | |
5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2019年立项 |
6 | 工程力学 | 2020年立项 | |
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0年立项 | |
8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金属材料工程 | 2019年立项 |
9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9年立项 | |
1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20年立项 | |
11 |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2019年立项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9年立项 | |
13 | 通信工程 | 2020年立项 | |
14 |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年立项 |
15 | 自动化 | 2020年立项 | |
16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2019年立项 |
17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2019年立项 | |
18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2019年立项 |
19 | 环境工程 | 2019年立项 | |
20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19年立项 |
21 | 应用化学 | 2020年立项 | |
22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程管理 | 2019年立项 |
23 | 物流管理 | 2020年立项 | |
24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2019年立项 |
25 | 应用物理学 | 2020年立项 | |
26 |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2019年立项 |
27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2020年立项 |
28 | 数学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2019年立项 |
29 | 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 | 安全工程 | 2019年立项 |
30 | 建筑学院 | 建筑学 | 2020年立项 |
省级 | |||
1 | 艺术学院 | 工艺美术 | 2019年立项 |
2 | 绘画 | 2020年立项 | |
3 | 数字媒体艺术 | 2020年立项 | |
4 |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2019年立项 |
5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19年立项 | |
6 |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 农业水利工程 | 2019年立项 |
7 | 水利水电工程 | 2020年立项 | |
8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制药工程 | 2020年立项 |
9 | 生物医学工程 | 2020年立项 | |
10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 | 2019年立项 |
1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冶金工程 | 2019年立项 |
12 |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20年立项 |
13 | 化学化工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2019年立项 |
14 | 矿业工程学院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2020年立项 |
15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2020年立项 |
16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2020年立项 |
17 | 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20年立项 |
1.新校区在榆次,很大,2000多亩设备也是全新的迎西校区在迎泽大街上,很繁华的地段,工大的顶尖专业都在这个校区,环境不错,和虎峪校区对着
2.地方不错,大学校园也不小,也算是比较好的学校。
3.理工大主要就是理工科的专业好 物理系在工大还算不错。
4.理工大的强势学院是矿院、机械、电气、材料、化工。
5.宿舍条件很好。
6.电气很牛的。整个学校学风比较好
7.太原理工的电子信息还是很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