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17 05:37:46 | 一起网
高考结束,6月23日起各省市陆续公布高考成绩,6月底开始志愿填报。“七分考三分报”,考生家长务必重视志愿填报,不要等到分数出来了才草率决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年江西高考志愿填报手册,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江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由于2022年江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暂时未公布,我们从江西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时间可以推算出来,2022年江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预计为:
高考首批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4-25日
请江西的考生多多留意,本日期仅供参考,请以官方公布为准。
2022年江西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www.jxeea.cn),点击网址链接,按照系统要求,输入考生相关信息,直接登录进去,就能进行2022高考志愿填报了。
2022年江西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2022年江西高考志愿填报设置
1.考生应在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和本规定后,依据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校招生计划,按有关规定和要求选择填报高校和专业志愿,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考生志愿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由考生本人在网上填报,填报志愿的密码将在普通高考外语科目考试(6月8日下午)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发至每个考生手中,考生自行负责保管密码,如因考生对密码保管不慎产生的问题由考生本人负责。网上填报的高考志愿是一种电子“契约”,是省教育考试院投档、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凡按志愿投档且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不得要求高校退档。
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有关学校要组织专业人员切实加强对考生志愿填报的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任何人不得代替考生填报高考志愿。
2.除军事、公安、飞行学员、公费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部分艺术体育专业、航海类等艰苦专业、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及其他经教育部批准的特殊高校(专业)、有关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等教育部规定可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的情况外,其余高校和专业一律不得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各批次志愿设置、填报时间及方法将由省教育考试院另行发布。除国家规定的情形外,高校不得提前组织考生面试、测试,并作为录取依据。
2022年江西高考录取规则
1.所有高校全部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2.录取工作执行“学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的原则。凡是退回的电子档案必须注明退档理由,并有文字记录保留备查。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解释以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
3.录取批次
文史、理工类:设提前批本科、国家专项本科、第一批本科(含地方专项、苏区专项等)、第二批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高职(专科)等6个批次。
艺术类:设提前本科单志愿、本科平行志愿、本科单志愿、提前批高职(专科)、高职(专科)等5个批次。
体育类:设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高职(专科)等3个批次。
三校生类:三校生文理类和三校生艺术类分别设本科、高职2个批次录取。
4.普通类考生录取
普通本科分文理类,以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的总成绩(满分750分)参加投档录取(未参加综合科目考试的,综合科目成绩按0分计算);普通高职(专科)分文理类按语文、数学、外语、技术科目的总成绩(满分650分)参加投档录取(未参加技术科目考试的,技术科目成绩按0分计算)。单报本科的考生,如在本科层次未被录取,可参加高职(专科)层次的录取。
我省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高校在我省安排的各层次招生计划数和考生成绩综合考虑确定。
录取工作按批次依次进行。提前批本科,先投军事类平行志愿,投完立即投非军事类单志愿;高校专项、综合评价录取、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在国家专项本科录取之后,第一批本科正式投档前完成投档录取(其中列入第二批本科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在第二批本科正式投档前完成投档录取)。地方专项和苏区专项招生高校单设院校代号,与一本统招计划列为同一批次,投档时按考生志愿平行投档(苏区专项艺术类计划列入提前批本科),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合格的考生填报专项计划代号高校均为无效志愿。
文史、理工类中提前批本科的统招非军事类、国家专项本科需政治考核、加试、面试高校、提前高职(专科)非直招士官类以及艺术类提前批本科、提前高职(专科)中按校考专业成绩录取的高校(专业)、部分按省统考专业成绩录取但有特殊要求难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高校(专业)实行单志愿外,其余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文史、理工类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省教育考试院根据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和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向各有关高校提供生源分布统计,高校根据生源分布情况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即计划执行数),省教育考试院按照各校最后确定的计划执行数1:1的比例,根据高校相关要求,对考生按高考文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文史、理工类总分相同,按文、理类不同的单科顺序排序,作为投档先后顺序。但此排序不作为录取的先后依据,录取时高校按照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按志愿进行平行投档。
文史、理工类总分相同的排序方法:
(1)文史类科目顺序依次为语文、外语、数学、文科综合[高职(专科)排序时为技术]。即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则看数学;若再同分,则看文科综合。
(2)理工类科目顺序依次为数学、外语、语文、理科综合[高职(专科)排序时为技术]。即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则看语文,若再同分,则看理科综合。
单志愿的投档规则(不含艺术类):在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根据考生志愿,按高校最后确定的计划执行数的1:1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艺术类、体育类投档录取规则及平行志愿排序方法分别按照省高招委有关文件执行。
平行志愿只进行一次投档,不进行补充投档;对高校未完成的计划,进行网上征集志愿。单志愿可以进行后续投档,在分数线上投档录取未完成的计划,进行网上征集志愿。
各批次征集志愿投档时,考生在相应批次原填志愿(含平行志愿和单志愿)均无效。
各高校应合理提出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要求,尤其是实行平行志愿批次的高校,须在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使符合录取要求的出档考生能够录取。
5.三校生类考生录取
三校生对口招生录取单独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
三校生对口招生本科批次与普通类本科同时进行。高职批次艺术类与普通类提前高职(专科)批次同时进行,文理类与普通类高职(专科)批次同时进行。
三校生文理类实行平行志愿,总分相同时,排序的科目顺序依次为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三校生艺术类实行单志愿。
6.所有高校在集中录取结束后不再组织补录。
高校不得以“预科生”等任何形式招收未正式录取的学生。
7.高校根据经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核准备案的录取新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由校长签发,加盖本校校章,并负责将新生录取通知书连同有关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一并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新生录取通知书均由招生学校自行印制,通知书上除了具备通知书的编号、考生姓名、电子照片、考生号或身份证号、录取院系专业、报到时间等内容外,还必须在醒目处标注“本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及“本通知信息须与考生所在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官方网站查询的录取结果一致才有效”。高校制作录取通知书应坚持简约、节约的原则,避免铺张浪费。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20〕23号)执行。各招生学校必须严格新生录取通知书的管理,严禁未录先发、滥发新生录取通知书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从严查处。
8.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规定及我省招生工作安排,我省今年高校集中录取工作将在8月中旬左右结束。各省属高校应尽早安排新生报到入学。
9.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及时通过省教育考试院或高校指定的信息发布渠道进行核实和确认。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并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有关要求,办理报到等手续。不能按时到校报到的考生,应向高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方可延期报到。录取后应征入伍的考生须及时向录取高校提出保留学籍申请。
高校根据经省级招办核准的本校录取考生名册、已录考生所持录取通知书,按有关规定及要求为新生办理入学等相关手续。新生报到后,要严格组织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并将考生电子档案信息打印并加盖学校公章后存入考生纸质档案。
对未经高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高校应将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名单按生源所在省(区、市)分别汇总,于本校规定的正常报到截止
日期后20日之内报送有关生源所在省级招办。严禁高校为未报到考生注册学籍。
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全面了解陕西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入口以及高考志愿填报流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手册,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含专科)志愿在6月24日12:00至6月27日12:00填报;本科二批志愿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在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填报。
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网址:https://www.sneea.cn)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网址:https://www.sneac.com),点击网址链接,按照系统要求,输入考生相关信息,直接登录进去,就能进行2022高考志愿填报了。
2022年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共设置5个批次: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
在考生分数、位次和各批次、各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之后,考生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填报志愿。填报志愿分3个阶段进行:提前批次(含文史类、理工类专科、艺术类专科和体育类专科)、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含专科)志愿在6月24日12∶00至6月27日12∶00填报;本科二批志愿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在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填报。
据悉,参加提前批次录取的文史类、理工类本科院校和专业包括军队院校、公安本科专业、司法本科专业、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免费医学定向生;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优师专项);公费师范生;综合评价招生以及其他经批准的本科高校及专业,分A、B、C三段,投档录取按三段顺序依次进行。投档录取之后,未完成计划公开征集志愿。一起网
提前批次文史类、理工类本科A段为军队院校、公安本科专业、司法本科专业、中国消防救援学院,设置1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
提前批次文史类、理工类本科B段为免费医学定向生,设置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
提前批次文史类、理工类本科C段为除上述A、B段以外的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本科院校及专业,设置2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
参加提前批次录取的文史类、理工类专科专业包括公安高职(专科)专业、定向培养军士和航海类专业,设置3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3个专业志愿。
艺术类专业参加提前批次录取。
体育类专业参加提前批次录取。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参加单设本科批次录取。
高考志愿填报五大误区
误区1 只看分数报志愿——重要依据是排名而非分数
高考出分后,考生不能只看分数报志愿,而要参考个人在全市的排名,分析大学和专业组的具体情况,科学填报。
具体来说,查到高考分数后,考生和家长先要有针对性地搜集数据,以往的考生可能要参考最近五年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分数的大致走向。
权威数据可以从两处获取:一处是各地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的分数统计;另一处是高校官网发布的往年录取数据,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填报志愿实质上是考生的生涯规划体现,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了解大学、专业和职业,引导孩子对目标专业、大学和职业有比较真实的认知,不要盲目填报。
误区2 眼睛紧盯热门专业——选专业应以兴趣能力为基点
所谓的热门专业并没有标准,而是具有相对性和时代特征。如果一味盲目追求热门,则很有可能陷入“入学是热门,毕业成冷门”的尴尬局面。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保持对热门的理性。
误区3 不服从专业调剂——避免“滑档”造成“高分低就”
“滑档”,是指考生一心想读好大学,过高地估计或忽视了自己的分数所能报考的大学层次,结果导致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分数都不够,出现档案没有投递到所报考的所有志愿的情况。
“退档”是指虽然考生的档案已经被投递到某大学,但是考生没有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出现:(1)相对于考生所报考的具体招生专业(类),考生的分数较低;(2)考生体检不合格,所填报的招生专业(类)体检受限等情况,大学无法录取该考生,导致考生档案被退回的情况。
很多家长往往认为“平行志愿提档不退档”,却忽略了“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这个前提。
误区4 进了大学再转专业——建议考生慎重选择合理规划
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转专业是可行的,但却需要花费一定精力和时间成本,希望考生慎重选择,合理规划。
误区5 死磕征集志愿“捡漏”——应理性对待高招“复活赛”
在高招录取期间,如当前批次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征集考生志愿。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志愿不冲突,它的填报和录取都在下一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开始前进行。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超过当前批次分数线且未被录取。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
想在征集志愿填报中“捡漏”的考生,有不少是出于征集志愿可能会降分的考虑。有降分的可能吗?的确有。不过,征集志愿填报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是考生重新排队的过程。在征集志愿的填报与录取中,专业分数线有可能降,也有可能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