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04 07:12:09 | 一起网
填报志愿在高考的众多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事项,毕竟在考试分数结果出来后志愿填报就成为了社会上非常重视的节点,为了让大家避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时间问题
每个省份填报时间开启的都不同,具体时间需要去个省份考试院进行查看,请各位考生以及家长一定要记牢填报志愿的开始时间和每日填报系统开启的时间,而且由于填报志愿人数过多,可能会造成系统崩溃或卡顿,请各位家长及考生不要着急,耐心等待填报
第二是批次问题
普通类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专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
艺术类批次设置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
体育类批次设置为:本科批、高职(专科)批。
本科以及专科的提前批次是在考试分数线出之前填报,高职(专科)批次将在本科批次填报结束后开启,请一定要查看好自己所报的学校与填报的批次是否一致,有的批次还分为AB段,个别还分更多的段,务必要区分清楚,不懂得可以向老师询问或查询考试院相关信息,以免造成报不上志愿,报空志愿的情况发生
第三是核实检查自己的志愿
志愿填报之前,先核实一下自己所心仪的院校的真实性,部分野鸡大学的名字与名校大校名字可能仅一字之差,莫要因为这一字之差让自己通往象牙塔的大道变成无底深渊,当志愿填报完毕后,一定要仔细核实填报志愿的信息是否正确,如服从调剂的话,时候勾选了服从调剂的选项,当一切都确定无误之后,一定不要忘了提交,不然真的就是前功尽弃
注意事项说完了,但是肯定是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纰漏出现,请填报时不要着急细心填报,有事多与老师沟通联系,在此祝各位考生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高考填志愿流程是什么
1、阅读招生计划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有些高校对填报志愿的要求以及一些有特殊规定的院校和专业进行了提示,考生一定要全部阅读。
2、拟定志愿草表
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再按志愿草表上的内容上网填报,可以减少在网上反复修改的次数,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3、登录指定网页
登录省招办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如果网络管理员已经将网报地址设置为浏览器的主页,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啦。
4、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再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5、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
填写联系地址和电话,阅读考生须知。首次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修改密码、填写联系地址和电话及阅读“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的界面。考生必须按要求修改初始密码并填写联系地址、电话等信息。考生应仔细阅读“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执行“修改”操作。考生只有正确完成本界面操作后方可进入系统进行其它操作。
6、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例如,你要填报第一批本科志愿,就点击“第一批本科”,进入第一批本科志愿栏,按志愿草表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一本志愿栏内。填完一本志愿后,如果你还要填报二本志愿,就点击“第二批本科”,进入第二批本科志愿栏填二本志愿。不同批次不同序号的院校志愿和不同序号的专业志愿要填到对应的志愿栏,每个志愿要与志愿栏一一对应,千万不要错栏错位。
7、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你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你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你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显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要不然就张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
8、保存志愿信息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填好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
9、查询志愿,退出系统
把需要填报的各批次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后,点击“查询志愿”按钮,可以全面查看各批次志愿填报情况,检查所填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存在无效院校志愿或无效专业志愿。如果没有问题了,点击“安全退出”按钮,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
10、修改志愿
考生可在截止时间之前随时登录系统使用“填报志愿”与“查询志愿”功能。特别提醒考生的是,修改志愿后一定要点击“保存”,否则修改无效,多次修改志愿以考生最后一次保存为准。修改密码与联系方式:考生可在截止时间之前随时登录系统使用“修改密码”及“修改个人信息”功能进行修改。
报志愿要了解哪些内容
本省招生规定、院校情况及录取规则等,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作为考生,熟悉了解这些规定以及省高招办组织编发的一些相关资料,是高考生们在填报志愿前的必备准备工作。
熟悉完规定后,就要对自己所倾向选择的专业、院校,做个详细的了解。
一是了解院校各学科的具体情况,是否为本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及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二是清楚去年在本省的招生院校各专业的计划数,近几年各专业在本省招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三是了解目前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同时对未来各专业就业形势有所了解,并充分考虑个人特长、禀赋,如组织管理能力、研究能力、艺术修养、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等;
四是相关专业对身体健康状况的特殊要求,考生要合理规避限报专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五是明确自己的强项科目和稍弱的科目,考虑相关科目成绩;
六是专业收费情况。
填报高考志愿的窍门
志愿填报别心急,拉开“梯度”是关键
咨询会现场,河南商报记者发现多数家长对于志愿填报仍处于“一头雾水”阶段。如何利用一分一段表也没有完整的概念。
高考是“七分考,三分报”,填报志愿是对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时,拉开梯度,合理利用起孩子们考出的每一分。”一起网
善用手头“工具”,摸清情况再填报
除去填报原则,罗煜建议家长和考生,要善用手头的“工具”,摸清楚情况再进行志愿填报。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首先应通过一分一段表查看自己在全省的排名。
每到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也是考生、家长最为烦恼的时候。面对众多院校和专业选理想学校还是选理想专业?那么,2022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该怎么填呢?如何填才能避开误区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广东高考填报志愿如何填
答:一要看政策文件,了解规定规则。首先是要看《广东省2022年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这个文件是2022年招生录取的依据,对投档规则、录取要求等各项招生政策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大家要了解清楚。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从2021年开始,我省本科高校不再设高分优先投档线,平行志愿投档中,所有考生、所有本科高校(专业)均实行一次性投档,即按考生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院校专业组志愿进行投档。只要考生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中被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即向该院校专业组投档。投档后,所填报的其他院校专业组志愿不再有效。如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不能投档。上述过程完成后,无论档案是否投出,均视为该考生已完成了本批次平行志愿投档。如果考生档案投档到某院校专业组后,因故被退出,将不再补投到该批次平行志愿的其他院校专业组。所有考生正式投档录取结束后,如高校有缺额计划,将实行征集志愿录取。其次是要看《广东省2022年网上填报志愿的通知》,这里有2022年网上填报志愿的详细安排,包括各批次各科类考生填报时间、填报流程、注意事项等。通过查看文件,清楚地了解我省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和工作安排。
二要看自己成绩排位,帮助准确定位。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参考成绩排位,而不是仅仅简单用分数与往年做加减进行比较,要综合评判。尤其是填报平行志愿,更重要的是看自己的排位,因为平行志愿投档是分数优先,按排位从高到低进行检索投档,而考试分数每年都会因试题难度、考生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高校录取时,只要招生计划没有较大变化、招生人数较多,一般来说其投档排位会相对稳定。为帮助考生更好地知悉自己的排位,2022年我省在公布分数线时,继续公布1分1段人数的统计情况,请广大考生密切留意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
三要看招生专业目录,知晓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目录》把2022年所有在粤招生的高校和办学属性、招生的院校专业组(专业)、招生计划、办学地点、收费标准等都刊登在里面,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了解到招生专业、招生计划等的变化情况。另外就是在《招生专业目录》里有的院校专业才能填报。
四要看往年投档情况,帮助选择学校专业。《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志愿填报指南》里刊登了2021年在粤招生高校本专科批次的各专业投档录取分数、最低排位,是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考生不仅要看院校往年投档最低排位更要认真对往年各专业招生计划和录取排位进行科学合理分析,按“冲、稳、保”的思路填报志愿,要把自己最想去的院校专业组填报在前面,但是一定要形成合理的梯度,有效规避风险。同时,要慎重选择是否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建议尽可能选择服从调剂,增加被录取机会。
五要看高校招生章程,了解招生要求。招生章程才是高校招生最全面的政策要求,也是高校向社会承诺公开公平公正的依据,其内容包括院校名称、校址、办学层次、办学性质等,对录取规则等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特别是高校的专业录取规则,考生应仔细了解和熟悉,才能更好地填报志愿,特别要注意有些专业可能对考生身体条件有限制,有些专业可能对考生单科成绩有要求,查阅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自己是否符合拟报考专业的要求。往年录取过程中,也有个别考生未查看院校招生章程,填报了自身条件明显与院校招生章程要求不符合的院校专业志愿,导致投档后被院校退档。
省控线和录取分数线的区别
1、省控线(报考志愿最低分数线),全称是“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阻档线、省定线。一般指是在高考期间,省(区、市)划定的相应本科,专科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录取分数线,又叫批次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即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
高考志愿填报五大误区
误区1 只看分数报志愿——重要依据是排名而非分数
高考出分后,考生不能只看分数报志愿,而要参考个人在全市的排名,分析大学和专业组的具体情况,科学填报。
具体来说,查到高考分数后,考生和家长先要有针对性地搜集数据,以往的考生可能要参考最近五年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分数的大致走向。
误区2 眼睛紧盯热门专业——选专业应以兴趣能力为基点
所谓的热门专业并没有标准,而是具有相对性和时代特征。如果一味盲目追求热门,则很有可能陷入“入学是热门,毕业成冷门”的尴尬局面。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保持对热门的理性。
误区3 不服从专业调剂——避免“滑档”造成“高分低就”
“滑档”,是指考生一心想读好大学,过高地估计或忽视了自己的分数所能报考的大学层次,结果导致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分数都不够,出现档案没有投递到所报考的所有志愿的情况。
“退档”是指虽然考生的档案已经被投递到某大学,但是考生没有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出现:(1)相对于考生所报考的具体招生专业(类),考生的分数较低;(2)考生体检不合格,所填报的招生专业(类)体检受限等情况,大学无法录取该考生,导致考生档案被退回的情况。
很多家长往往认为“平行志愿提档不退档”,却忽略了“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这个前提。
误区4 进了大学再转专业——建议考生慎重选择合理规划
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转专业是可行的,但却需要花费一定精力和时间成本,希望考生慎重选择,合理规划。
误区5 死磕征集志愿“捡漏”——应理性对待高招“复活赛”
在高招录取期间,如当前批次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征集考生志愿。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志愿不冲突,它的填报和录取都在下一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开始前进行。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超过当前批次分数线且未被录取。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
想在征集志愿填报中“捡漏”的考生,有不少是出于征集志愿可能会降分的考虑。有降分的可能吗?的确有。不过,征集志愿填报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是考生重新排队的过程。在征集志愿的填报与录取中,专业分数线有可能降,也有可能升。